昌法难’了。
彼时天下宗门,遭逢大劫,毁弃者不知凡几。
佛门八宗,如密宗一脉,便因此远走他乡,近乎绝迹中土。
而我天台宗因历代与朝廷关系密切,法难一起,反成当其冲之目标!
雷霆之怒下,典籍焚烧,僧众流散,除国清寺这座被认定为皇家寺庙的祖庭,余者皆尽被毁,根基几近倾覆!”
“我天台宗,素来不似禅宗、净土那般深入乡野,信众遍及天下,传承枝繁叶茂。
法难之下,宗门存续,岌岌可危!”
允行大师的声音带着沉痛与后怕,“正是此等生死存亡之际,方有先辈智者,痛定思痛,秘密分立出你们这一支!
不为显赫,不为弘法,唯一使命,便是于尘世隐秘之处,守护那最根本的传承火种,以待他日复燃!”
他紧紧盯着不敬,目光灼灼道:“纵使如今佛门看似复兴,香火鼎盛,然则天威难测,庙堂之上,雷霆之怒何曾真正平息?师弟啊,你身负宗门重器,初涉这波谲云诡的江湖,万事,当以‘谨慎’二字为要!
切莫……重蹈覆辙!”
不敬感受到允行话语中那份沉甸甸的忧虑,心知自己出道以来,除了那一晚以外,其他事情大概都传入了方丈的耳朵里,这担心也属正常,于是回道:“方丈师兄放心。
守护传承,薪火不绝,乃是我脉存世之根本。
此志,永不敢忘!”
允行大师深深看了他一眼,点头道“师弟明白其中分量,老衲便安心些许。
只是江湖路险,人心叵测,你初入此门,一切,仍需步步为营,小心为上!”
“师弟谨记师兄教诲。”
不敬恭敬应道,心中却不由自主地泛起一丝苦笑,暗道:“非是小僧喜欢招惹是非,实在是这江湖的风浪,终究会自己寻上门来。”
篝火噼啪作响的节奏渐渐稀疏,终至停歇。
无人添柴,那跃动的橙红火焰便悄然隐去,只余下一堆暗红炽热的炭火,在夜色中兀自散着更为内敛、却也更为灼人的温度。
不敬盘膝而坐,将心中因允行大师那番沉重嘱托而生的纷杂思绪,如同拂去尘埃般轻轻摒除,心神再次沉入一片澄澈空明。
他的意念,自然而然地转向了允行方才所授的那段短小精悍的口诀——《诸行无际》。
这短短百余字,越是参详,不敬心中便越是明晰:此诀与其说是一门具体的武功心法,毋宁说是一种直指万物运行本源的洞察与总结!
它并非教导你如何运劲力,如何拆招破式,而是以一种近乎俯瞰众生的视角,将森罗万象、纷繁复杂的“行”
其背后那看似无序、实则环环相扣的“因”
与“果”
之链,用最简约、最凝练的语言勾勒出来。
此诀之精髓,并非在于赋予多么强大的攻伐之力,而在于洞悉规律,把握枢机。
这对于本就精研《诸法实相功》,深谙“如是性”
奥妙的不敬而言,简直是量身定做!
它不提供“力”
,却提供了理解“力”
之流转、预判“势”
之消长的无上智慧。
难怪允行师兄会说此诀适合他——这分明是通往更高层次“实相”
认知的阶梯,是将其已有的“性空”
领悟,与纷繁具体的“缘起”
万象贯通起来的桥梁!
随着他阅历的提升以及对佛法的领悟,他的“如是性”
终究会摆脱花架子的尴尬。
